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今是综合自动化时期,这一时期空间技术迅速发展,迫切需要解决多变量系统的***控制问题。于是诞生了现代控制理论。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综合自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。同时微电子技术有了新的突破。1958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,1965年出现集成电路计算机,1971年出现单片微处理机。微处理机的出现对控制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﹐控制工程师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微处理机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,使综合自动化成为现实。“自动化(Automation)”是美国人D.S.Harder于1936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生产过程中,机器之间的零件转移不用人去搬运就是“自动化”。
全集成自动化的优势:
安装和调试:在工厂范围内使用相同的通信标准(如 PROFIBUS 和PROFINET),将接口需求降至低,同时简化了安装与调试过程。即使是结构十分复杂的工厂,实现起来不费吹灰之力。
运行:集成通讯可以在整个工厂范围内大限度地提高透明性。这表明,在需求变更时工厂可以更快速灵活地作出响应,并采取十分***诊断措施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计划外停车事故降至低。集成全集成自动化,还意味着:无论是直接操作控制系统还是通过操作面板,对所有站都进行统一操作。
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学科较多、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。自动化设备(图5)作为一个系统工程,它由5个单元组成:
1、程序单元。决定做什么和如何做。
2、作用单元。施加能量和定位。
3、传感单元。检测过程的性能和状态。
4、制定单元。对传感单元送来的信息进行比较,制定和发出指令信号。
5、控制单元。进行制定并调节作用单元的机构。自动化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,包括理论、方法、硬件和软件等,从应用观点来看,研究内容有过程自动化、机械制造自动化、管理自动化、实验室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等。